艾滋病人的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3--02
  就当前而言,人们对于“艾滋病”已经并不陌生。不过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这种疾病距离自己的生活很远。但是,当了解到身边出现这种病患时,他们就会“避之如虎”。出现这种局面,与我们实施“健康教育的力度”不够有关。而从艾滋病这种疾病本身而言,到目前还没有找到治愈的方法,不过我们却可以通过预防来实现疾病扩散,当然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还是“健康教育”。再有,对于已经患病的病患来说,他们需要生成社会责任感,他们同样需要享受生活。而这同样需要通过“健康教育”来实现。那么,艾滋病人的健康教育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下面笔者就将对此进行分析。
  一、做好宣传
  1、应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工作。艾滋病人同样是社会成员之一,他们也需要在群体中获得生活所需,他们也需要在社会大环境中,得到人们的认可。因此,在工作实践中,我们需要为艾滋病人创设一个宽容的、和谐的生活环境。而这种环境的营造,需要通过多种宣传活动来实现。比如提供现场咨询、穿插专家讲座、张贴宣传画、广告标语、用流动宣传车进行宣传以及有奖问答等。这些方法多样的宣传活动,促使人们能够科学化的看待艾滋病与艾滋病人。在一个宏观的大环境中,为艾滋病的预防,提供科学化的建议,为艾滋病人的生存,提供空间。
  2、抓住契机开展宣传工作。让人们“留心”、“用心”参与我们的宣传工作,仅仅凭借多种多样的形式是不行的。要想让宣传工作落实到位,我们还需要抓住关键的契机,通过“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作用,扩大我们的教育影响。比如在组织孕妇进行孕期检查时集中进行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讲座,进行艾滋病知识的普及或发放相关的宣教资料。作为“专业人士”,我们需要从“专业角度”开展工作,让人们有科学的方法来进行预防,有科学的态度来面对艾滋病人,当然还需要有科学的思想来面对疾病。
  二、思想教育
  1、“洁身自好”。其实通过了解艾滋病的发病原因与扩散原因,我们不难找出预防的方法。那就是“洁身自好”。用“心防”来实现“身防”,截断艾滋病的传染途径,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提供一个安全的大环境。而实现“心防”的主要方法就是在健康教育中重视法制与道德教育,树立远大理想和健康积极的恋爱、婚姻、家庭及性观念,遵紀守法、禁毒、禁娼等,让人们有安全生活的意识,当然也要生成尊重他人生命的意识。
  2、生成“社会责任感”。在艾滋病人患病之后,他们的问题就不在是个人问题。虽然,我们一再强调人们要科学的、客观的对待艾滋病问题,但是从艾滋病人自身来说,他们也需要科学的、客观的对待自身问题。生成“社会责任感”、“社会归属感”。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不仅仅是“道德教育”,还需要通过伦理道德来给人们产生一种内在的约束力,这样将有助于开创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新局面。通过观察我国的文化背景,我们可以发现,在生成“社会责任感”方面,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进行相关教育时,我们要注意应用“道德”束缚,坚实人们的“心理防线”。
  三、护理心得
  1、让患者身边的人安心。其实在艾滋病人患病之后,造成他们“伤痛”的除了疾病,更多的是身边人的不理解、不谅解。这时,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对病患家属进行教育,让他们知道如何与病患相处,让他们知道如何为病患提供优化的医护环境。如消毒隔离为患者提供单间病房,室内放置专用消毒洗手液。指导家属戴手套处理患者的体液、血液。在润物细无声的交流中,病患的身体疾病可能无法治疗,但是其心理疾病却可以很快康复。
  2、做好病患的心理疏导。通过观察艾滋病患的发病全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在艾滋病患知道自己患病之后,会快速的生成“心病”。如心病得不到关注,很多病患会变得越来越极端。因此在艾滋病患的健康教育中,心理疏导应该是主要内容。如果心理指导中对疾病认识不足,周围人员的不理解,加之病痛的折磨,艾滋病患者常出现烦躁易怒、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甚至绝望等表现。其实不仅仅是艾滋病人的健康教育中,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提及健康,我们想到的内容都是两个方面的,一个是“身体方面”,另一个是心理方面。而对于明了已经医治无望的艾滋病人来说,他们需要得到的不仅仅是医护人员的身体救治,还有心理救治。他们对于后者的需求更强烈。
  3、关注病患的日常生活。提及艾滋病人们并不会感到陌生,而艾滋病人的日常生活该注意哪些问题,往往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基于此,在进行艾滋病人健康教育时,要注意关注生活指导,提升病患的生活质量。如一般无症状患者可以坚持工作,但要避免劳累;急性感染期和艾滋病期应卧床休息,避免受凉感冒。食物应多样化,宜少量多餐。合并口腔溃疡,不要食用粗糙,含纤维高,坚硬食物。只有让艾滋病患感受到人们的关心,他们才能重拾生活的信心。只有让他们细化自己的生活,弱化疾病的影响,他们才能在患病后,进行自我调整。
  4、科学化的进行治疗。虽然艾滋病在当前还是不治之症,但是,我们却不能对艾滋病人放弃治疗。病患能够积极地参与治疗活动,说明病患有和病魔作斗争的意志,这对于病患的生命延续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健康教育中,我们还需要做好出院指导。嘱其出院后坚持服药,勿轻易更改治疗药物,随意加减或停药,学会自我观察。定期随访检测,以便调整治疗或对症处理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艾滋病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虽然其无法治愈,但是,我们也不必畏之如虎。事实上,在笔者看来,人们对于艾滋病人的态度,对于艾滋病的理解,还可以反映出人们的素养。作为医护工作者,我们要本着治病救人的理念,做好健康教育,提升病患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朱清云,白雪,黄志平,等对深圳市健康体检人群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2006.
  李映红,周阳社区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