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著名散文

现代著名散文篇一:现代散文名篇比较阅读

现代散文名篇比较阅读:

对比描写 显现优美

在散文的写景中,除了直接描摹景物本身特点外,作者还常常将它时、它地甚至想象的景物拿来与之对比,以丰富写景的内容,充分展现景物情状,突出景物特点,达到抒发感情,表达主旨的目的。归纳起来,有以下数种情况:

一、同一景物不同时间对比

如《我的空中楼阁》中写拂晓和黄昏时小屋:“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

作者借助同一景物不同时间下的情状进行对比,突出了山间小屋拂晓和黄昏时候光线变化的特点,将原本毫无生气的静态景象描绘成如花朵收缩和开放的动态情致,赋予景物以活力,显得生动别致。

二、同一景物不同背景对比

在不同背景下,同一种景物会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如《我的空中楼阁》中写小屋,白天总体上以天地为背景,“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突出小屋的小巧别致而有情趣。局部上,在树的掩映中看,“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白,那是墙;一片蓝,那是窗。”现出小屋的简洁、朴素而活泼。而置其于夜晚的背景下呢,则见“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巧妙点题,突出远离尘世喧嚣,世外桃源般的超凡脱俗的境界。

三、同一景物动静不同对比

动静的不同表现出同一景物不同的侧面来。如《荷塘月色》中写月下荷塘的荷叶:“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是静态。“微风过出,??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是动态。两相对比,展现出月下荷叶动人的神韵风采。再如《我的空中楼阁》写从远处看绿树掩映下的小屋:“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栖于枝头,轻灵而自由!”这番对比,将静态静物转化为动态景物,确实突出了“轻灵而自由”的特点。

四、不同景物之间对比

《故都的秋》为了展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特点,首尾都特意将南国的秋拿来对比。开始部分强调“江南,秋当然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的过

去,只能感到一点点秋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这里,作者将它地同季节的景物与之对比,除了将江南之秋的特点和不足展现了出来外,主要是从反面衬托了故都的秋秋味十足,特别引人向往。

再如《故都的秋》中结尾:“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这里展现的不再是景物本身的具体特点,而是秋引起的主观感受,真正品出了故都秋的滋味。

而《我的空中楼阁》中写小屋的价值:“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其中的风帆、飞雁、色彩正是作者凭借想象展现的景物特点,突出了山中小屋“点破寂寞”,“增加内容”的“生气”和“情调”。

这种种对比,大大拓展了写景的空间,展现了景物本身的特点,描绘出了景物的神韵和风采,突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使散文更具艺术魅力。

现代著名散文篇二:现代散文阅读经典总结

初中现代散文阅读精华总结

一. 初中现代散文阅读在短时间内是可以提高甚至满分的

很多同学对现代散文阅读很纠结,好像学校课学了很多现代散文,也很认真地在听和记,但为什么每 次拿到一篇新的现代散文我们就无从下手了呢?为什么每次考试,现代散文阅读总是丢掉很多分?这是因为我们虽然学了那么多的现代散文,考了那么多的试,但从来没有从整体上把握现代散文的基本概念,也没有对现代散文所关注到的细节作深入的剖析,因此我们的“悲剧”不但重演,总是大叹“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因此,只要我们真正意义上的从整体去把握现代散文的基本概念,多留点心思关注现代散文的细节,就可以完全在短时间内提高甚至到满分。这个短时间一般在4个课时左右,这是经过我们多年来的实践得出的经验。

二.从整体上把握初中现代散文的基本概念

(一),现代散文阅读的模块划分

任何一篇现代散文可以概括为三个模块:写了什么,用了什么方式,表达了什么。不管是我们在课堂上赏析一篇现代散文,或者是在考试时做现代散文阅读题,都是可以用这三个模块来概括的。因为任何一篇现代散文都是人写的,你总要写点什么东西吧,比如说写一件事,写一个人,写一点景,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内容。也总要表达一些什么东西吧,比如一个思想,一个感情。在这个过程中,你必然会采取一些表达技巧,比方说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人称的运用,结构方式,叙述方式等。

我们知道现代散文都是人写的,文学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文学,我们也是人。所以我们在阅读和赏析一篇现代散文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我们就是文章中的人物,或者我们就是作者,我们会怎么想。即使这篇现代散文,写的是一个动物,写的是一篇风景,写的不是以人为主题的,实际上这些东西都会表达人的感情。比方说,《荔枝蜜》写的是蜜蜂,实际上是说我们人类要像蜜蜂一样无私奉献。

这样的话,我们去把握一篇现代散文就比较全面和简单。

(二),初中现代散文的基本概念

我们可以把现代散文基本的概念归纳到“写了什么,用了什么方式,表达了什么”这三个模块之中。其中关于“用了什么方式”这一块,是我们理解一篇文章的关键,也是同学们理解现代散文的难点和重点,所以必须把这一块弄清楚。“用了什么方式”这一块包括:表达方式,人称方式,叙述方式,描写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方式。

1,关于记叙文

记叙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开端)、事情的起因,经过(中间)和结果。(结尾)

最能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材料要详写,次要的就略写,详略得当,文章的中心才可以突出。

2、表达方式

(1)记叙―――散文中,为表达主旨作铺垫。

(2)抒情(直接、间接)―――往往是文章的主要情感,文章的主旨。在开头起定基调的作用;在结尾,往往使文章升华。

(3)描写(细描,白描;正面,侧面;人物描写)―――散文中,主要是使人物或事物更加形象,更好地表达主旨。

(4)议论――开头或结尾的议论往往是文章的主旨;文章中间的议论,常起过渡、引出主旨的作用。

(5)说明——一般在说明文中出现。

3、人称方式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4、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5、描写方式

(1)人物描写:肖像、动作、神态、外貌、心理、语言等。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场景描写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关于环境描写的分析:可以从A、一般角度(视觉、味觉、听觉、嗅觉、感觉、触觉等)B、远近高低内外大小。C、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6、修辞手法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色彩显明,描写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7、表现手法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 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 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 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 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 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二者的不同点: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10)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8、结构方式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 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 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 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 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三,题型归纳和例题分析

我们常说散文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其实也就是说任何一篇散文它写的东西和它用的方式都是为了它所表达的内容服务的。所以我们出题也只能从“写了什么,用了什么方式,表达了什么”这三个模块出发。所以说现代散文的阅读题型也就可以确定下来了,包括:分析题,概括题,主旨题,表达技巧题,标题题。其实把这些题型归类,是按照思维来归类的,但并不是说分析题只是用分析的思维,概括题只是用概括的思维,只是说分析题更侧重分析,思维题更侧重思维。比如主旨题,表达技巧题都是分析与概括并重。

(一)、分析题

分析题一般这样问的:这个词或这句话或这段话,它在全句或全段或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说作者为什么这么写等等?那么这些题怎么去思考,怎么去回答呢?步骤如下:

1, 分析句子段落本身:比方说分析这一句话或这个段落或这个词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描写手法;这句 话里面出现几个对象,比方说人,物,这就是要点;这句话是什么句意,这段话有几个层次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这个句子或段落在文中所处的位置,比方说开头,有引出下文,总结全文的作用,比方说中间,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比方说结尾,有总结全文的作用。再比方说倒叙,有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作用等等,然后还要从上下文中找议论性、抒情性、概括性的句子。

3, 联系文章的中心:因为文中的任何一个句子或一个段落最终都是突出文中中心和思想感情,所以我们 有必要联系文章中心去答题。

4, 联系自身生活实际,:我们经常要想想如果我是文中的人物,我会怎么想。这样你就会知道文中的人物 怎么想,作者怎么想。

题目一:

蜜 蜂

丰子恺

①正在写稿的时候,耳朵近旁觉得有“嗡嗡”之声,间以“得得”之声。因为文思正畅快,只管

看着笔底下,无暇抬头来探究这是什么声音。然而“嗡嗡”,“得得”,也只管在我耳旁继续作声,不稍间断。过了几分钟之后,它们已把我的耳鼓刺得麻木,在我似觉这是写稿时耳旁应有的声音,或者一种天籁,无须去探究了。

②等到文章告一段落,我放下自来水笔,照例伸手向罐中取香烟的时候,我才举头看见这“嗡嗡”.

“得得”之声的来源。原来有一只蜜蜂,向我案旁的玻璃窗上求出路,正在那里乱撞乱叫。

③我以前只管自己的工作,不起来为它谋出路,任它乱撞乱叫到这许久时光,心中觉得有些抱歉。然而已经挨到现在,况且一时我也想不出怎样可以使它攒得出去的方法,也就再停一会儿,等到点着了香烟再说。

④我一边点香烟,一旁观它的乱撞乱叫。我看它每一次攒,先飞到离玻璃一二寸的地方,然后直冲过去,把它的小头在玻璃上“得,得”地撞两下,然后沿着玻璃“嗡嗡”地向四处飞鸣。其意思是想在那里找一个出身的洞。也许不是找洞,为的是玻璃上很光滑,使它立脚不住,只得向四处乱舞。乱舞了一回之后,大概它悟到了此路不通,于是再飞开来,飞到离玻璃一二寸的地方,重整旗鼓,向玻璃的另一处地方直撞过去。因此“嗡嗡”“得得”,一直继续到现在。

⑤我看了这模样觉得非常可怜。求生活真不容易,只做一只小小的蜜蜂,为了生活也须碰到这许

多钉子。我诅咒那玻璃,它一面使它清楚地看见窗外花台里含着许多蜜汁的花,以及天空中自由翱翔.....

的同类,一面又周密地拦阻它,永远使它可望而不可即。这真是何等恶毒的东西! .....

⑥因了诅咒玻璃,我又羡慕起物质文明未兴时的幼年生活的诗趣来。我家祖母年年养蚕。每当蚕宝宝上山的时候,堂前装纸窗以防风。为了一双燕子常要出入,特地在纸窗上开一个碗来大的洞,当作燕子的门,那双燕子似乎通人意的,来去时自会把翼稍稍敛住,穿过这洞。这般情景,现在回想了使我何等憧憬?假如我案旁的窗不用玻璃而换了从前的纸窗,我们这蜜蜂总可攒得出去。即使撞两下,也是软软地,没有什么苦痛。求生活在从前容易得多,不但人类社会如此,连虫类社会也如此。⑦我点着了香烟之后就开始为它谋出路。但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叫它不要在这里钻,应该回头来从门里出去,它听不懂我的话。用手硬把它捉住了到门外去放,它一定误会我要害它,会用螯反害我,使我的手肿痛的不能工作。除非给他开窗;但是这扇窗不容易开,窗外堆叠着许多笨重的东西,须得先把这些东西除去,方可开窗。这些笨重的东西不是我一人之力所能除去的。

⑧于是我起身来请同室的人帮忙,大家合力除去窗外的笨重的东西,好把窗开开,让我们这蜜蜂

得到出路。但是同室的人大家不肯,他们说,“我们做工都很疲倦了,那有余力去搬重物而救蜜蜂呢?”⑨忽然门里走进一个人来和我说话。为了不能避免的事,我立刻被他拉了一同出门去,就把蜜蜂的事忘却了。等到我回来的时候,这蜜蜂已不见。不知道是飞去了,被救了,还是撞杀了。

(选自《丰子恺散文》,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从第②段加点的“才”字中读出了什么。(3分)

答:

2、结合语境,品味第⑤段中加点“清楚地看见”“周密地拦阻”的表达效果(3分)。

答:

3、细读第⑥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本段画线处的内容有什么作用。(2分)

答:

4.阅读第⑦段,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作者觉得为蜜蜂谋出路“很不容易”的几点原因。(3分)

答:

5.从全文看,如果删掉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文章结构也完整,但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请说说你的看法。(4分)

答:

解析:我们可以看出题目一中第1,2,3都是分析题。

第1题,首先我们找到“等到文章告一段落,我放下自来水笔,照例伸手向罐中取香烟的时候,我才举头看见这“嗡嗡”“得得”之声的来源。原来有一只蜜蜂,向我案旁的玻璃窗上求出路,正在那里乱撞乱叫。”

然后分步骤来分析:

第一步:分析这个“才”字表示转折(运用步骤1)

第二步:那为什么会有一个转折,这就要联系上下文去找概括性,议论性,抒情性的句子或词,如“无暇抬头来探究这是什么声音”,“我以前只管自己的工作”,“心中觉得有些抱歉”,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作者对蜜蜂的忽视和愧疚之情。(运用步骤2)

所以答案就是“才”字表示转折,表明作者写作非常用功,对蜜蜂忽视的愧疚之情。

第2题,

第一步:首先看第5段,我们可以看到它表达了两个对象——蜜蜂和玻璃,它运用了拟人手法。(运用步骤1)

第二步:如果我是蜜蜂,我清楚地看见我被玻璃阻拦,我会是什么心情。这种心情是由一种希望变成绝望。(运用步骤4)

第三步:我们在联系这两个加点词的上下文,我们可以找到抒情性,概括性,议论性的句子有“我看了这模样觉得非常可怜”,“我诅咒那玻璃”,“这真是何等恶毒的东西!”。这些句子用了拟人手法,把蜜蜂比作人,写出蜜蜂由希望变成绝望的过程,可以看出作者对蜜蜂的同情,对玻璃的憎恨。(运用步骤2)

所以答案是:这两组词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蜜蜂由希望变成绝望的过程,可以看出作者对蜜蜂的同情,对玻璃的憎恨。

第3题,

第一步:我们看这段画线句子写了什么内容,它是对少年生活的回忆或者说是回忆少年时代的燕子。(运用步骤1)

第二步: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看出划线句子在文中是一个插叙,插叙的作用是补充说明。那补充说明了什么了?那我们就看上下文中抒情性,议论性的句子,有“因了诅咒玻璃,我又羡慕起物质文明未兴时的幼年生活的诗趣来”,“求生活在从前容易得多,不但人类社会如此,连虫类社会也如此”,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写这个划线句子是为了表达对童年生活的一种羡慕和对现代物质文明生活的不满。(运用步骤2)

所以答案是:划线句子是对少年生活的回忆,运用了插叙手法,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一种羡慕和对现代物质文明生活的不满。

(二)、概括题(在上下文中找原句)

概括题一般是这样问的:这句话或这段话表达了什么内容,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一种状况。概括题无非就是把抽象的变成具体的,把具体的变成抽象的。

步骤如下:

1,找到原句

2,联系上下文,找句子,找议论性抒情性的句子,中心句,注意分层分点,注意连词(首先,其次等),注意文章线索(时间,空间,情感等)

▲答题时,注意分要点,点与点之间不要雷同或者近似,要全面,不要漏点,漏点就会漏分。

以题目一中的第4题为例:

第一步:找到原句,“我点着了香烟之后就开始为它谋出路。但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运用步骤1) 第二步:联系上下文,找到议论性,抒情性的句子,分层分点,我们发现答案就在下面的段落中“叫它不要在这里钻,应该回头来从门里出去,它听不懂我的话。用手硬把它捉住了到门外去放,它一定误会我要害它,会用螯反害我,使我的手肿痛的不能工作。除非给他开窗;但是这扇窗不容易开,窗外堆叠着许多笨重的东西,须得先把这些东西除去,方可开窗。这些笨重的东西不是我一人之力所能除去的。”这一段可以分为三层,每一层的要点是:它听不懂我的话,它误会我要害它,窗户不容易打开。(运用步骤2) 所以答案是为蜜蜂谋出路不容易的原因:它听不懂我的话,它误会我要害它,窗户不容易打开。

(三)、主旨题

主旨题一般是最后一题,它发问的一般是最后一段,说最后一段或最后一段的某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对你有什么启示?这些都属于主旨题。

步骤如下:

1、全面地概括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说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东西。

2、在内容基础上联系“社会”和“人”加以提炼和升华,因为文学就是人学,不论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最后都是写人,写社会。比方说题目一中的《蜜蜂》,表面写的是蜜蜂,其实写的是人。

以题目一的第5题为例:

第一步:最后一句写了蜜蜂的生存十分不易,表达了我对蜜蜂的同情。(运用步骤1)

第二步:实际上是以人自比蜜蜂,表达人类在现代物质文明的生存困境,表达对现代物质文明生活的不满。(运用步骤2)

所以答案就是:这最后一句话写了蜜蜂的生存十分不易,表达了我对蜜蜂的同情,实际上是以人自比蜜蜂,表达人类在现代物质文明的生存困境,表达对现代物质文明生活的不满,起到深化主旨的作用。

(四)、表达技巧题

表达技巧题一般这么问:这句话或这段话或者这篇文章用了什么表达手法?这样问实际上比较少,它一般都综合运用到主旨题,分析题之中。它出题的意图就是为了清楚这个文章的中心或者内容表达,采用了哪些技巧和手法,所以我们必须去明了文章的内容和所要表达思想感情,来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题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现代著名散文篇三: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有哪些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社会主义初期

巴金(1904-2005)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芾甘,笔名巴金,四川成都人,1928年,写成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1982年曾获“国际但丁文学奖”,巴金先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等职。

丁玲(1904-1986)现代女作家,原名蒋伟,又名蒋冰之,湖南临澧人。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51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斯大林文学奖二等奖。

臧克家(1905-2004 )现代诗人,山东诸城人。历任《诗刊》主编。他的第一本诗集是《烙印》,其主要作品有诗《老马》。讽刺诗集《宝贝儿》、小说集《挂红》、文艺论文集《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等。他的短诗《有的人》被广泛传诵。

赵树理(1906-1970)现代小说家和人民艺术家,山西沁水县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登记》等。他的作品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被誉为“山药蛋派”。 张天翼(1906- )现代作家。原籍湖南湘乡,出生于南京。代表作为讽刺短篇小说《华威先生》,长篇小说有《鬼士日记》,短篇小说有《从空虚到充实》,儿童文学作品有《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大灰狼》等。

周立波(1908-1979)现代作家,原名周绍仪,湖南益阳人。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暴风骤雨》,曾荣获斯大林文学奖。解放后,他参加《解放了的中国》彩色影片摄制工作,再次荣获斯大林文学奖。另有长篇《铁水奔流》《山乡巨变》。他创作的短篇小说《湘江一夜》获1979年短篇小说一等奖。

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出身于一个地方家庭。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联盟”,同年被捕。1936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大堰河》,其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之作,抗日战争期间,写了长诗《向太阳》《火把》。解放后又写了《在浪尖上》《光明的赞歌》等。

姚雪垠(1910-1999)现代作家。河南邓县人。《李自成》是他的代表作,是“五四”以来第一部长篇小说历史小说。 杨朔(1913-196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山东蓬莱人。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反映抗美援朝的《三千里江山》,还有散文集《海市》,长篇小说《洗兵马》等。他的散文《荔枝蜜》《茶花赋》《海市》《香山红叶》等都是优秀散文佳作。 孙犁(1913- )现代作家。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平安县人。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荷花淀》;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他的小说写景的抒情熔于一炉,充满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杨沫(1914-1995)现代女作家。1914年生于北京,原籍湖南省湘阴县。1937年发表《浮尸》《怒涛》等几篇揭露日寇侵华罪行的短篇小说,1950年出版描写抗日的中篇《苇塘纪事》。1958年出版的优秀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是她的代表作,1972年起,写成长篇小说《东方欲晓》,1978年还出版了短篇小说选《红红的山丹花》。

周而复(1914- )1914年生于南京,祖籍安徽旌德县。他的代表作:报告文学《诺尔曼·白求恩片断》、长篇小说《白求恩大夫》和《上海的早晨》。

徐迟(1914-1996)现代诗人、报告文学作家。原名徐高寿;浙江省吴兴人。他前期作品有诗集《二十岁的人》,散文集《美文集》;解放后,又写了特写集《我们这时代的人》《庆功宴》。1978年写的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是献给全国科学大会的厚礼。

柳青(1916-1978)现代小说家。原名刘蕴华,陕西吴堡人。代表作是1959年发表的反映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长篇小说《创业史》《梁生宝》。此外《种谷记》《铜墙铁壁》等长篇小说也较有名。

刘白羽(1916- )

现代著名散文

现代作家,北京人。代表作有短篇小说《政治委员》,中篇小说《火光在前》,特写集《早晨的太阳》。

郭小川(1919-1976)现代诗人。河北丰宁县人。抗战时期他开始写诗,主要作品有诗集《平原老人》《甘蔗林――青纱帐》《投入火热的斗争》以及长诗《将军三部曲》等,著有《郭小川诗选》。

秦牧(1919-1992)现代散文家,原名林觉夫,祖籍广东澄海,生于香港。其代表作有散文集《长河浪花集》、小品文《贝壳集》,童话集《蜜蜂和地球》,以散文体裁写成了文艺论文集《艺海拾贝》。散文集《长街灯语》也较有名。 魏巍(1920- )现代作家,原名鸿杰,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其代表作是文艺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此外,还有诗集《黎明风暴》,文艺随笔《路标》。他的长篇小说《东方》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李季(1922-1980)现代诗人,原名李振鹏,河南唐县人,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杨高传》。1945年以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出了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

马烽(1922- )现代作家,山西孝义县人。其主要作品有《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个上级》,电影剧本《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长篇小说《刘胡兰传》《吕梁英雄传》《与西戎合作》等。

贺敬之(1924- )现作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人。1942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的我国每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金。建国后,写了《回延安》《放声歌唱》《西去列车的窗口》等有名的诗篇。

新时期(改革开放后)

王蒙(1934- )当代作家,北京人。其处女作是长篇小说《青春万岁》。他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影响很大,从1976-1981年发表三十多篇作品。其中《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春之声》分获1978、1979、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蝴蝶》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等小说为代表作。多次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北京通县人。十三岁就开始创作,十七岁就发表了第一本短篇小说《青枝绿叶》,1979年以后写的中篇小说《蒲柳人家》,短篇小说《峨眉》分别获得全国中篇小说奖和短篇小说奖。

茹志鹃(1925- )现代女作家,曾用笔名阿如、初旭,祖籍浙江省杭州市,生于上海。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百合花》《静静的产院》《剪辑错了的故事》,其中《剪辑错了的故事》荣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创作奖。

李准(1928-2000)现代作家,河南省孟津县人。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李双双小传》;由他改编的电影剧本有《高山下的花环》《牧马人》《老兵新传》等。其中《老兵新传》摄成电影后,曾荣获1959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银质奖。他的长篇小说有《黄河东流去》。

蒋子龙(1941- )当代作家,河北沧县人。其成名作是《机电局长的一天》。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荣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一等奖,《开拓者》荣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刘心武(1942- )当代作家,四川成都人。其短篇小说《班主任》荣获1978年全国短篇小说一等奖,长篇小说《钟鼓楼》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张洁(1938- )当代女作家。其处女作《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和后来写的《谁生活得更美丽》分别获1978、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高晓声(1928- )当代作家,江苏武进县人。代表作《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分别获1979、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李存葆当代作家,山东五莲县人。其报告文学《将门虎子》荣获自卫还击战全军征文一等奖,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山中,那十九座坟茔》都是优秀作品。

贾平凹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废都》,陕西省作协副主席,作品大胆凝重,揭示人性,拥有广大读者。 莫言当代著名作家《红高粱》,作品恢宏大气,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后获得世界声誉。

王小波已故著名小说家,被誉为文坛外高手,代表作《时代三部曲》,拥有广大读者。

史铁生已故著名作家,代表作《务虚笔记》,《我与地坛》等。

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原名王卫国,汉族,小说《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后者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高兴宇 当代著名作家,山东日照人,《读者》签约作家,代表作《借物参禅》、《好运密码》、《不自卑的世界》、《毛竹气度》等。

中国先锋作家

残雪《苍老的浮云》

刘索拉《你不能改变我》

王朔《永失我爱》《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塑造方言等文学形象,深得读者喜爱,获批评争议最多,作品曾被贯以痞子文学的称号。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

格非《格非文集》狂狷当代荒诞文学先锋作家,颠覆传统文学创作模式,代表作品《五行山下》、《八卦炉中》笔走偏锋,属于典型的另类创作。

中国自由作家

高行健《灵山》《一个人的圣经》

刘宾雁《人妖之间》

余华《兄弟》《许三观卖血记》

王土《欢乐》《欢乐之河》 《拘留十五日》

阎年科《为人民服务》

苏晓康《河殇》

刘再复

刘小波

中国通俗流行作家

余秋雨《文化苦旅》

金庸《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

韩寒《三重门》《就这么飘来飘去》

安妮宝贝

郭敬明《幻城》、《悲伤逆流成河》《小时代》

1、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同时他也是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鲁迅著有短篇小说集《呐喊)(1923)《彷徨》(1926),散文集《朝花夕拾》(1928),散文诗集《野草》(1927),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

鲁迅的杂文集有《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集》等15部。《拿来主义》、《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灯下漫笔》、《祝福》、《药》、《阿Q正传》等被选入教材。

2、朱自清(1898--1948),江苏扬州人,原名自华,字佩弦。现代作家、学者和民主战士。召散文《荷塘月色》被选入教材。

3、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他深入研究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读和研究。主要学术著作有《谈艺录》(1948)、《管锥编》(1979)、《宋诗选注》(1958)。同时,他还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1),短篇小说《人兽鬼》(1946),长篇小说《围城》(1947)等。无论他的散文或小说,都具有机智隽永的特点。《读(伊索寓言)》被选入教材。

4、汪曾棋(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作品《胡同文化》被选入教材。

5、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诗作《再别康桥》被选入教材。

6、闻一多<1899--1946),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诗作《水》被选入教材。

7、艾青,现代著名诗人。诗作《我爱这土地)被选入教材。

8、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诗人,其诗作《赞美》被选入教材。

9、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他的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小说集。散文《故都的秋》被选入教材。

10、巴金(1904--2005),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散文《灯》被选入教材。

11、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作品《<鲁迅诗稿>序》被选入教材。

12、沈从文(1902--1988),湖南风凰人,现代作家。作品《边城》(节选)被选入教材。

13、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著名剧作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

人》等,其剧作《雷雨》片段被选入教材。

14、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笔名,北京人,满族。代表作有小说《骆驼样子》、《四世间堂》,剧作《茶馆》、《龙须沟》等。其剧作《茶佑》被选入教材。

15、丁西林(1893—1974),原名丁燮林,字巽甫,剧作家,物理学家。代表作有《一只马蜂》《压迫》等。剧作《三块钱国币》被选入教材。

中国现代、当代作家作品

作家 作品

鲁迅,本名周树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先驱 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狂人日记》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郭沫若,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等

茅盾,字雁冰、本名沈德鸿。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杰出的现代作家 长篇小说《子夜》、《腐蚀》,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

朱自清,著名学者、散文家 《春》、《荷塘月色》、《绿》、《威尼斯》

冰心,散文家 《寄小读者》

巴金,原名李芾甘,曾荣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曾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猫城记》、《牛天赐传》、《四世同堂》等,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曹禺,原名万家宝,著名剧作家 《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

夏衍原名沈端先 话剧《上海屋檐下》、报告文学《包身工》

钱钟书字存中 《围城》(小说)《谈艺录》、《管锥篇》

丁玲原名蒋冰之 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叶圣陶名叶绍钧,著名教育家、文学家 《稻草人》(童话)、《倪焕之》(小说)

郁达夫著名文学家、小说家 《郁达夫文集》

柔石诗人、文学家 《二月》、《奴隶的母亲》

赵树理 《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三里湾》

李季 《王贵与李香香》(诗歌)

臧克家 《有的人》、《老马》

艾青 《大堰河》、《礁石》

徐志摩 《别了康桥》等

贺敬之 《回延安》、《白毛女》(执笔之一)

周立波 长篇小说《暴风骤雨》(荣获斯大林奖)

杨沫 长篇小说《青春之歌》

曲波 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柳青 (长篇小说)《创业史》

1、《官场现形记》 李伯元

2、《孽海花》 曾 朴

3、《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趼人

4、《南社丛刻》 南社编刻

5、《人境庐诗草》 黄遵宪

6、《老残游记》 洪都百炼生(刘鹗)

7、《尝试集》 胡 适

8、《女神》 郭沫若

9、《沉沦》 郁达夫

10、《呐喊》 鲁 迅

11、《繁星》》 冰 心

12、《雨天的书》 周作人

13、《志摩的诗》 徐志摩

14、《寄小读者》 冰 心

15、《彷徨》 鲁 迅

16、《野草》 鲁 迅

17、《死水》 闻一多

18、《背影》 朱自清

19、《在黑暗中》 丁 玲

20、《倪焕之》 叶绍钧

21、《啼笑姻缘 张恨水

22、《缘缘堂随笔 丰子恺

23、《新月诗选》》 陈梦家编

24、《鲁迅杂感选集》 鲁迅著,何凝(瞿秋白)选编

25、《望舒草》 戴望舒

26、《烙印》 减克家

27、《子夜》 茅 盾

28、《家》(《激流三部曲》之一 巴 金

29、《边城》 沈从文

30、《南行记》 艾 芜

31、《死水微澜》 李劼人

32、《大堰河》 艾 青

33、《湘行散记》 沈从文

34、《画梦录》 何其芳

35、《上海屋檐下》 夏 衍

36、《萍踪忆语》 韬 奋

37、《包身工》 夏 衍

38、《骆驼样子》 老 舍

39、《黄河大合唱(组诗)》 光未然

40、《呼兰河传》 萧 红

41、《屈原》 郭沫若

42、《十四行集》 冯 至

43、《给战斗者》 田 间

44、《速写三篇》 张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