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散文篇一:现代精美散文4篇
1 与你相遇 是缘是怨 我不知道
失去了往日的安宁 没有了昔日的淡定
一丝烦恼 一丝忧愁
想秋风依然萧瑟 想雪花依然飞舞
想繁华喧闹的夜依然是窗外的世界
想所有的一切还原到之前
与你相识是天意还是偶遇 我不知道
你心里的爱你知道吗?我心里的情我不懂
疲惫的走在人前 吵闹的面孔下是劳累的心
一缕柔情 一缕牵绕
如果没有相遇 就不会有甜美和暧昧
如果没有相识 就不会有心碎和后悔
想所有的一切可以重演
摇摇坠跌的孤独 阴晴圆缺的月儿
这是我的爱在测速
花谢灰飞的凄冷 虚无缥缈的梦幻
这是我的爱在错位
舞者 我们随着时光在转动 我们跟着世界在旋转 我们都是舞者
每天都在埋怨着生活的忙碌 每天都在抱怨世态的炎凉
每天都旋转在自己的舞台
看着从眼前飘过的风景 触手可及 华丽飘过 依然是烟花过后的悲凉
还要伸手吗?
看着身边掠过的人影 柔情入目 美丽转身 依然是物是人非的冷寂
还要敞开心扉吗?
人生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在演绎着虚伪 满身的疲惫 满心的伤痕
独自饮一杯苦涩的咖啡 隐身于世俗的角落 冷眼看世间的纷扰
入夜的街头 只能在黑暗的夜里小心的温柔
闪烁的霓虹 摇曳着暧昧 一个人跳舞 一个人说话
花好月圆的静美在这悲凉的独舞里失去了味道
每天都在演绎着自己的独角戏 情感是生活的消遣不是生活的全部
情感有如一只妖媚的蝴蝶一样在你的指尖停靠 但也只是停靠
它不会停下自己的翅膀 它还是要飞走 再飞向远方
慢慢的收起前尘往事 尘封起沾满灰尘的记忆
燃情岁月里 情都成了灰烬
情感的承诺是什么?
给你幸福? 不 是我们一起幸福
如果情感没有了热度 正好让心也乘凉
2亲爱的,因为有你
如果不是你,我现在肯定只能在绝望和恐惧中颤抖,发出痛苦的呻吟。
但是因为有了你,每天都可以梦想最美丽的离别。
因为你拿整个整个生命来爱我,所以我的心获得了自由。我的生命正在慢慢的离开我,好像沙子从沙漏中流走一样,我听到了那流逝的声音,但只要你还熟睡在我身旁,我就依然笑得出来。
青春是一曲忧伤的爱尔兰音乐。
我喜欢一座城,仿佛只属于我。在清晨的雾色里隔绝所有的喧器。
我喜欢一条街,只有静心闲散的人群。
我背着旅行包无声的走过。只有秋叶被风吹起。
而世界真有多个这样的地方。可以收容你的哀伤,不作窥探,时光变得漫长。
走在悠闲里,忽视时间的存在,孤寂的你。
望着苍穹,发现自己再也无法用文字表达出自己的一丝一滴情感。
或许文字我早已厌倦,或许文字远远无法表达我的思维,还是我词穷?自己无从得知。
曾经的,留作回忆。抹不去,也不想抹去。
未来的,不会在意,谁不离,谁终成过去。
忘过,念过,伤过,哭过。时隔今日,文字在书写,时间在飞逝,音乐在传唱,疼痛在作祟。
故此:不生,不死,不梦,不醉,不望。
重生:只为等待一场盛大的毁灭。
3一曲传奇,把我唱给你听
-
相遇相知梦相随,灵犀点通更复谁?奈何风雨摧花去,千古柔肠化蝶飞!
——题记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从此我开始孤单思念……
七月雨,淅淅沥沥,缠缠绵绵,泛滥在六月碧荷展翠、莲韵抒香的清塘。雨雾迷濛,月色惨愁的塘边,寻不到你曾经流连的身影。踟躇塘畔,独赏一塘寂寞,静听雨泪轻叩莲荷的脆响,依律成韵,把莲的心事浅吟低唱……
二月的一缕薰风,三月的几丝馨雨,在不经意间——一个偶然的偶然,一个寻常的寻常,一如春来草色青,夏至水潋滟,秋高云轻淡,冬肃霜凝寒,自自然然,自自然然地伴我一步步走入了属于你的那一方天地,那一片空间,犹如凝寒季节里九天之上的一片雪花,满怀向往,满怀憧憬,一路轻歌曼舞,义无反顾地投进大地的怀抱,情不自禁,情不自禁地,一点点,一点点地,融化在你的无限温暖里。迷失在丝丝柔柔的诱惑,感受着片片软语温婉,再也无法找到回归自我的方向!
有你相伴的途中,一路走来,一路花香;一路归去,一路芬芳。朵儿艳在枝头,舒展我因你而起的笑靥;莺儿歌于云林,抒放我由你而生的欢愉;溪儿淌于幽谷,吟唱我心中因你那字字系情关爱所涌动的激情;云儿逸于碧空,书画我心中因你那句句蕴真含诚所浮起的感动……
有你相伴的日子,我用心捡拾着每一个来自你的幸福,心灵不再孤独;屏前守望的分分秒秒,我尽情体会着每一次缘于你的充实,灵魂不再寂寞。寻不到你的暮暮朝朝,我刻意回味着每一个有你有我的故事,信笔挥洒内心反复潮起的同一个词——思念!
感动!真的——你让我感动!
感动于你的举手投足,感动于你的笑貌音容,感动于你的豪放和豪爽,感动于你的坚持与执着。感动着你的动人故事,感动着你的传奇人生,感动着你所做的一切,感动着你的感动……
多少次,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梦境般反复萦迴在每一个思念你的夜晚,如林间朝夕氤氲着的岚霭,依山偎水,痴痴迷迷,缠缠绵绵,幻化成一个个悦目怡心,欲舍不能的景致。
想你……
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心田……
想你……
想你,在每一个午夜梦回的转侧;想你,在每一次晨起容妆的对镜自怜;想你,在每一餐的食不甘味;想你,在每一回的东瓶西放……
想你,在每一声轻拢慢捻的琴韵里;想你,在每一步闲敲静落的棋趣里;想你,在每一笔行云流水的畅书里;想你,在每一帧含情蕴趣的画意里……
想你,在每一句无心赋就的诗行里;想你,在每一片信笔填成的词阙里;想你,在每一曲浅吟轻唱的婉歌里;想你,在每一韵蓄情寄意的殇赋里……
想你……
想你是天边悠悠飘着的云朵,想你是林间轻轻吹着的风儿,想你是檐前静静洒落的雨滴,想你是帘外暖暖照耀的阳光。
想你是冬雪的纷飞,想你是夏蝉的和鸣;想你是春花的艳丽,想你是秋虫的呢喃。
想你是和风细雨,想你是狂涛巨澜;想你是明月清辉,想你是天低云暗。
想你……
想你是清晨的一支清箫,想你是夜晚的一杯香茗;想你是花前的一丝幽怨,想你是月下的一点寂寥;想你是即物而起的一抹闲愁,想你是挥之不去的一缕忧伤。
想你是绣品上的千针万线,丝丝柔情绕指;想你是书卷里的万语千言,字字缠绵缱绻;想你是心海里的千呼万唤,啼泪泣血;想你是眉峰上的万水千山,望眼欲穿!
想你,觉时梦里;想你,醉里醒时;想你,今世来生;想你,天上人间!
想你想你想你……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看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此情深处,无计遏春潮,一任相思如流,思念成殇,于七月雨落的荷塘,泛滥……
宁愿相信我们前世有缘,今生的爱情故事不会再改变;宁愿用这一生等你发现,我一直在你身旁,从未走远……
无意你的世界。
但我相信缘分天成。
近现代散文篇二:中国近现代史上文笔最好的十位作家
中国近现代史上文笔最好的十位作家
前些日子韩寒说巴金的文采很一般。从读者的角度看,他的观点很多人都赞同。不管一个人地位有多高,一个人的文笔并不和地位成正比。处在白话文童年时期的人,可能是大师,少见经典作品。人们都喜欢文笔好的作品,“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红楼梦》也推崇“词藻警人”的《西厢记》。作为读者,肯定有自己的欣赏口味。一个作品,文笔好就是好,如白开水一样的文学作品,不会讨人喜欢,也没必要因为谁名气大就非得说他的作品好。
可中国作家中确实有文笔好的。谁是中国白话文方笔最好的作家?五四后的那代人为白话文做出了贡献。鲁迅、郭沫若、巴金、冰心,我们读着他们的作品成长,在我们的心中,谁的作品什么样子,我们还是能看出一点好坏来。
五四那代作家,他们或小说、或杂文、或诗歌、或散文、或翻译,奠定了现代文学的基础。我们的现代语文就是从他们那儿开始的,普通话是以他们的作品为基础的。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有了无数的白话文作家,向我们展示现代汉语的精彩。我们的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等学科得以用明白晓畅的语言讲述,人们可以更便捷地接触文学艺术政治法律。五四以来的那代作家,是白话文的首创者,他们汲取文言文和西方文学的营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现代汉语很快深入人心。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中国近现代作家的作品琳琅满目,风格各异。单从文笔而言,我认为
鲁迅、林语堂、梁实秋、老舍、沈从文、张爱玲、汪曾琪、钱钟书、王蒙、王小波的文笔最好。鲁迅骂人厉害,语言辛辣。林语堂语言幽默,见解深刻。梁实秋意境清远,博学多才。汪曾祺含蓄空灵、生动传神。老舍语言讲究,为文地道。各家各有所长,都有很强的驾驭文字的能力。
鲁迅(1881-1936),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为周树人,改字为豫才。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文学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鲁迅的小说结构是多变的,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样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狂人日记》与《阿Q正传》不同,《孔乙己》与《白光》不同,《故乡》与《祝福》不同,《孤独者》与《伤逝》不同。不仅结构样式不同,音调节奏也不同。《孔乙己》是那么的单纯而又冷峻,《伤逝》则那么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鲁迅的小说在运用民族语言的功力方面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论敌梁实秋评价他说:“据我看,他的小说有几篇在文字上和情操上是优美的。”“他有文学家应有的一支笔,但他没有文学家所应有的胸襟与心理准备。”
林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言。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梁实秋,原籍浙江杭县(今杭州市),光绪二十八年腊月初八(1903年1月6日)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1915年秋考入清华大学。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第一篇散文诗《荷水池畔》发表於1921年5月28日《晨报》第7版。1923
年毕业後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第二年到上海编辑《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同时与张禹九合编《苦茶》杂志。不久任暨南大学教授。40岁以後著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姓氏一拆为二),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现名小杨家胡同)一个满族城市贫民家庭。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其它笔名还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老舍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集《赶集》等。其《骆驼祥子》问世后蜚声文坛,标志着老舍现实主义风格的行成,达到了他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是我国现代文学史
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曾先后被译成十几种外文。40年代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贫血集》、《月牙集》,以及通俗文艺作品集《三四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正红旗下》,长篇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散文杂文集《福星集》,剧本《龙须沟》、《茶馆》等。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老舍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汉族,但有部分苗血统,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沈从文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早期的小说集有《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等,基本主题已见端倪,但城乡两条线索尚不清晰,两性关系的描写较浅,文学的纯净度也差些。30年代后,他的创作显著成熟,主要成集的小说有《龙珠》《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如蕤集》《从文小说习作选》《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黑凤集》等,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
张爱玲,一九二○年九月三十日出生上海麦根路(今太兴路),原名张瑛。原籍河北丰润。她是清末洋务派名臣李鸿章的外孙女。张爱玲既写纯文艺作品,也写言情小说,《金锁记》《秧歌》等令行家击节称赏,《十八春》则能让读者大众如醉如痴,这样身跨两界,亦雅亦俗的作家,一时无二;她受的是西洋学堂的教育,但她却钟情于中国小说艺术,在创作中自觉师承《红楼梦》《金瓶梅》的传统。作品有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中短篇小说集《传奇》、长篇小说《倾城之恋》、《半生缘》、《赤地之恋》。晚年从事中国文学评价和《红楼梦》研究。
汪曾祺(1920年03月05日——1997年05月16日),江苏高邮人,现代作家、散文家、文体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
在《汪曾祺全集》中。他喜爱《世说新语》和宋人笔记,继承明清散文传统和五四散文传统,倾心晚明小品集大成者张岱的文章,同晚明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也息息相通。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深厚、从事过京剧编剧的汪曾祺,深谙“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东方古训和布莱希特标榜的“间离效果
”的西方现代理论,加上个人身世浮沉的沧桑之感,促使他不去追求反映时代精神的最强音,而是以含蓄、空灵、淡远的风格,去努力建构作品的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美学价值。他长于江南,定居于京城。翻阅他的作品,不乏风和日丽、小桥流水的江南秀色和小四合院、小胡同的京城一景,极少见到雷霆怒吼、阔大无比的壮观场景。汪曾祺凭着对事物的独到颖悟和审美发现,从小的视角楔入,写凡人小事,记乡情民俗,谈花鸟虫鱼,考辞章典故,即兴偶感,娓娓道来,于不经心、不刻意中设传神妙笔,成就了当代小品文的经典和高峰。
钱锺书(191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锺书,字默存,号槐聚。清宣统二年十月二十日(1910年11月21日)生于江苏无锡。中国近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作品及时间:1937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毕业论文)
1941 《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开明书店1941年12月出版)
1945 《猫》(《文艺复兴》1月10日);《人·兽·鬼》(开明书店6月出版)1947 《围城》(晨光出版公司5月出版)
1948 《谈艺录》(开明书店1949年6月初版)
1958 《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8月出版)
1978 《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中国》(《明报月刊》7月)
1979 《旧文四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出版);《管锥编》(中华书局8月初版)
1980 《诗可以怨》(《文学评论》1981年1期)
1981 《管锥编》、《管锥编增订》(中华书局1982年9月出版)
1984 《也是集》(香港广角镜出版社3月出版);《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9月第1版)
1985 《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2月出版)
1988 《模糊的铜镜》(《随笔》1988年第5期)
1995 《槐聚诗存》(三联书店3月出版)
1996 《石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月出版)
王蒙,1934年生于北京。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
从事青年团区委工作。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9月7日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
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
活、工作十多年。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
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等职。
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暗杀—3322》、《季节四部曲》(《恋爱的季节》
、《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青狐》、《尴尬风流》,中篇小说《布礼》、
《蝴蝶》、《杂色》、《相见时难》、《名医梁有志传奇》、《在伊犁》系列小说,小说集有《冬雨》、
《坚硬的稀粥》、《加拿大的月亮》,诗集《旋转的秋千》,作品集《王蒙小说报告文学选》、《王蒙中
篇小说集》、《王蒙选集》、《王蒙集》,散文集《轻松与感伤》、《一笑集》,文艺论集《当你拿起笔
??》、《文学的诱惑》、《风格散记》、《王蒙谈创作》、《王蒙、王干对话录》,专著《红楼启示录
》、《王蒙评点红楼梦》、《王蒙话说红楼梦》、《王蒙讲稿》、《王蒙新世纪讲稿》,自选集《琴弦与
手指》以及10卷本《王蒙文集》、23卷《王蒙文存》(2003年)等,2006-2007年出版了自传《半生多事
》、《大块文章》。有多篇小说和报告文学获奖。作品被译成英、俄、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王小波(1952~1997年)当代著名学者、作家。l952年5月13日生于北京,l968年去云南插队,1978年
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商业管理。1984年至l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后回国,曾任教于
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后辞职专事写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墓地在北京昌平佛山墓区第八
区。王小波无论为人、为文都颇有特立独行的意味,其写作标榜“智慧”、“自然的人性爱”“有趣”,
别具一格,深具批判精神。师承穆旦(查良铮)。
近现代散文篇三:现代散文分类之我见
现代散文分类之我见长期以来,关于散文的分类问题一直困扰着现当代散文的研究者。他们雄心勃勃想在散文的“类型学”方面有所建树,或是为了便于操作企图对散文加以分类规范,然而由于散文历史的漫长,由于古代散文品种的繁多和古代文论家分类的繁琐,以及散文文体本身的难以规范,加之分类标准的不统一、不一贯,还有分类者本身辨析能力的不足等原因,结果可想而知,自“五四”开创现代散文以降,关于散文的分类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行其是。这些分类或则失之于简陋;或者繁杂重复;或则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或则划分交叉,有的剩余,有的超出。总之,中国现代散文的分类,总体上是混乱无序、不能令人满意的,能够让大家普遍认同的分类可说是少之又少——这多少反映出了现当代散文研究者的无奈,但更是散文的宿命。让我们简要回顾一下历史。早在1924年,王统照发表了《散文的分类》一文,试图对散文做系统的分类。他将散文分为历史类的散文、描写的散文、演说的散文、教训的散文、时代的散文五大类,王统照的分类显然偏于“广义散文”,而对“狭义的现代散文”即抒情文和小品文却忽略了,而且他的“时代的散文”已经包括了其他类型的散文,犯了大概念与小概念不自洽的毛病。以后,苏雪林在《二三十年代作家与作品》中又将“小品文”分为九类,即思想表现类、讽刺类、幽默类、美文类、游记类、哲学幽默混合类、日记类、书翰类、传记类。林慧文在《现代散文的道路》中,将现代散文分为小品、杂感、随笔、通讯四类。贺玉波在《小品文作法》中则将现代小品分为“记叙小品”、“抒情小品”、“说理小品”三大类。这些分类,有的持“广义散文”尺度,有的以“狭义散文”为标准;有的着眼于散文的内容,有的立足于散文的功能;有的对表现方式,艺术风格显然更感兴趣。由于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加上理论素养较为薄弱,这样交替、重叠、混乱就在所难免。以上简要回顾了现代散文史上几位散文研究者对现代散文的分类,那么进入当代之后,散文的分类是否就科学一些、客观一些、自相矛盾少一些呢?应该说,当代的散文分类较之现代有了一些进步,其表现是分类较多考虑到贴近散文的本性,特别是强调了散文的“抒情性”、“艺术性”特征,在表述上也较为简洁清晰。不过若从理论的周严性、自洽性和抽象概括力来考量,当代的散文分类同样千疮百孔,经不起哪怕认真一点的推敲。
就拿在散文研究方面成绩颇大,有相当影响的佘树森先生来说,在《散文创作艺术》一书中,他将散文分为“抒情散文”、“随笔散文”、“纪实散文”三大类,在“抒情散文”名下,又分出“冥想体”、“描写体”、“记叙体”、“絮语体”四小类。在“随笔散文”下又分衍出“随感体”、“文艺性短论”、“知识小品”三小类。“纪实散文”则包括“人物记”、“风物记”、“生活记”若干类。这样的分类细则细矣,但同样犯了过于琐碎、交叉重叠的弊病,至于将“冥想体”、“记叙体”、“絮语体”归进“抒情散文”名下,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难道“随笔散文”不需要冥想和想象吗?同理,难道“纪实散文”不需要“记叙”吗?此外,“絮语体”从“五四”时期从外国引进,一开始就与“随笔”沾亲带故。可见,佘氏的分类,确有诸多混乱可疑之处。除了佘树森之外,吴调公、刘锡庆、喻大翔、李光连、方遒、王彬、徐鹏绪、周海波等研究者也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现代散文进行分类,虽然有的较为严谨,较注重学理性,如喻大翔。有的较为草率,如刘锡庆的“弃‘类’成‘体’”,力推“艺术散文”,对“随笔”、“小品”加以排斥,就显得十分粗暴草率。但总的来看,上述诸家的分类尚停留于经验的层次,尚未突破传统散文观念的藩篱。相较而言,林非先生的散文分类就较为包容,也较有弹性。在《关于中国现代散文史研究的问题》等文中,林非认为狭义散文主要指“抒情性”散文,但广义散文也有“文学性”的成分。同时,他还以散文的“抒情”、“叙事”、“议论” 三大功能为标准给散文分类,认为正是这三种功能组成了一部丰富多彩的中国现代散文史。林非分类的优点,是紧扣散文的“文学性”、“真实性”和“真诚性”,这应当说是抓住了散文的牛耳。不过他将“散文诗”视为散文家族中的一员,又将日记、书信等日常应用体裁不加甄
别划进狭义的范围,则有待商榷。
大陆的散文分类令人眼花缭乱,却又大有不得要领之感。台湾的散文分类同样令人失望。比如散文家兼散文研究者杨牧于1981年作有《中国近代散文》一文,首先他将20世纪初叶以来的白话散文统称为“近代散文”,就让人不得其解,有一头雾水之感。其次,他将现代散文归为小品、记叙、寓言、抒情、议论、说理、杂文七大类,其散文的概念比之“五四”散文草创初期还要宽泛。再说,“小品”与“杂文”有何区别?“议论”与“说理”有什么不同?“寓言”与其他类不同级别,如何兼容?又为何将其硬拉进来?这些,在杨牧的文章中都是一锅粥。可见杨牧的现代散文分类是大而无当、混乱不堪的。
在这里,我们还必须提到郑明俐,因为她不仅是“学院派”,是“台湾第二代散文批评家的领衔人”, 而且她一直致力于构建现代散文的理论体系。但从她的散文专著《现代散文类型论》来看,她对于现代散文类型体系的建构并未达到她的“为现代散文定位”的理论预设。她将现代散文分为“主要类型”和“特殊类型”两大类。“主要类型”包括“情趣小品”、“哲理小品”和“杂文”。“情趣小品”之下又有“人情小品”、“物趣小品”两小类。“哲理小品”下有“直接式说理”、“抒情式说理”、“叙述式说理”三小类。“杂文”下有“社会批评”和“人生批评”。“特殊类型”又含“日记”、“书信”“序跋”、“游记”、“传知散文”、“报道散文”、“传记文学”七个类别。郑明俐的散文分类的致命处主要表现在:第一,分类流于繁杂琐碎,叠床架屋,且有将散文类型泛化,向“广义散文”靠拢的倾向,这其实是一种倒退,既有悖于现代审美趋于简洁清晰的原则,也不利于当代散文在艺术上的提升。其二,标准混乱、自相矛盾。举例说,“杂文”和“情趣小品”、“哲理小品”根本就不属于同一级别,且“杂文”早就从散文中剥离出去,现在又有什么必要将他列为散文中的一大类。再如“哲理小品”又如何能包括“抒情式说理”和“叙事式说理”。另外,难道“情趣小品”就不需要“抒情”和“叙事”吗?还有“主要类型”和“特殊类型”,不知又是根据什么理论或创作实际来划分。概而言之,郑氏的雄心很大,但她的分类却极其混乱不成熟,有的地方甚至是随心所欲,既缺乏周严的理论界说,又与当代散文的创作实际相去甚远。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可能与她知识来源较杂,预设的理论目标太高,而学力又有所不逮有关。相较而言,余光中对散文的分类虽不像郑明俐那样“体系化”和“学术化”,却更易于为人所接受。如他在《十二文集——散文选集自序》里,将散文分为抒情文、议论文、表意文、叙事文和写景文五类。在《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中,他引进了“感性”和“知性”两个术语,以此来统领议论文、描写文、叙事文、抒情文,可说是别出抒机、独辟蹊径,是较接近散文美学和最富弹性的散文分类。当然,余光中的散文分类更多的是他作为杰出散文家和诗人的艺术感性、眼光、机智和问题意识的体现,至于理论的阐述,学理的论证则是远远不够的。也许正是如此,孙绍振先生才会感慨:“散文理论是世界性的贫困,它的学术积累,不但不如诗歌、小说、喜剧,而且连后起的、爆发的电影,甚至更为后发的电视理论都比不上”。
为了更进一步探讨现代散文的分类问题,下面再花费一点笔墨,对流行的“三分法”分类——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散文的分类谈一点简单的看法。
应该说,尽管对散文的分类莫衷一是、众说纷纭。相较而言,抒情、记叙、议论的“三分法”,还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不但大部分散文专著采纳了此说,就连现行的高校写作教材、中学语文教材以及教学参考书,基本上也认可了这种分类法。“三分法”之所以被普遍认可,主要得益于如下几点:一是分类标准较统一,即都是从表达方式着眼;二是简洁明晰,易于把握和分析;三是贴近散文的本体特征。正由于“三分法”具备了上述三优点,几十年来大家都在沿用,并没有觉得这种划分法有什么不妥,有什么欠慎密或需要调整改进之处。但是,假如我们有点“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加上具备一定的学理性和思辨能力,我们就会发现,“三分法”的漏洞还真的不少。第一个漏洞,一切艺术都是感情的产物,而作为“抒自我之情”的散文,更是感情的宠儿。可以说,任何一篇散文,都离不开感情,即便是
先秦和汉代,也有许多抒情意味十分浓厚之作,至于唐宋、明清就更不用说了。因此,将散文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实际上是降低了散文的抒情审美作用,也不符合中国散文史的实际情况,违背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诗性文化精神。第二个漏洞,机械地割裂了抒情、叙事和议论三者的水乳关系。实际上,任何一篇优秀的散文,抒情叙事和议论都是浑然一体,不能任意分割的。举例说,鲁迅的《藤野先生》,过去我们一直将它看作一篇典型的记叙文,然而它是借助记叙藤野先生的一些往事抒发了对藤野先生的敬重和热爱之情,以及复杂的爱国热情。既然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非说它是叙事散文而非抒情散文呢?再看朱自清的《背影》,它的主要表现方式不是抒情,而是写人和记事,因此不宜将其列进抒情散文。至于《荷塘月色》主要的表达方式是描写,而杨朔《茶花赋》等抒情散文的表达方式是记叙。可见,单纯抒情的散文其实是很少的。如果一个作家只满足于一味地去“抒情”,则他的作品很容易流于空洞无物。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叙事中抒情,在抒情中说理,在说理中融入情趣,三者浑然一体,相辅相成,此乃散文创作的常态。“三分法”无视散文创作的这一艺术规律,硬性将其割裂开来,这无疑是它的第二个漏洞。第三个漏洞,根据中国散文创作的实际情况,散文的表达方式一般有五种,即叙事、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而“三分法”划分只考虑到叙事、抒情和议论,而置“描写”和“说明”于不顾,很明显这是考虑不周,从而导致划分有剩余,这是“三分法”的第三个漏洞。当然,“三分法”的漏洞还不止这些。比如散文可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那么,小说是不是也要分成叙事小说、抒情小说和议论小说?我列举了“三分法”这么多“漏洞”,其实也不是完全否定“三分法”存在的合理性,而旨在说明:即便被我们当成金科玉律,一成不变的一些散文规范,事实上也不一定客观科学、符合散文的创作实际。事实上,这些散文规范有不少已成了散文发展的障碍。因此,在散文界呼吁建构新的散文体系的今天,我们应该站在新世纪的制高点上,重新审视散文的“三分法”,并力图对现代散文做出新的分类。
从中国散文的历史和审美本体性出发,再结合“类型说”的理论和分类的原则,我认为我们可以将中国现代散文划分为这样五大类:主情散文、闲聊散文、智性散文、纪实散文和说明文。下面略加阐述:
第一类:主情散文。这一类散文并非只是一味抒情,它也记叙,也描写和议论。之所以用“主情”,只是就总体方向,主要表达方式来说,同时也是为了区别于传统的“抒情”散文。概言之,这是一种重主观,重艺术直觉,重情感宣泄或展示的散文品种。主情散文的情感表达一般都是建立于叙事、写景状物之上。它还常常采用以情驭事、融理于情或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方式来表情达意。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主情散文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五四以后,主情散文又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是由于它适应了现代人借助这一散文形式来抒发感情、裸露心灵、表现生命体验的内在要求。加之这一时期国外的屠格涅夫、泰戈尔等散文诗的引进,也成为现代主情散文体式发展壮大的“外援”。主情散文的领军人物当然是朱自清。他的《荷塘月色》当之无愧是这一路散文的范本。而徐志摩、郁达夫、冰心则是其倡导者和出色的实践者。徐志摩散文中的丰富想象力和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使他的散文不但流光溢彩且飘动飞扬起来。郁达夫的性灵抒发中既有同亲友诉苦的不拘形式,又有“归航”时的淡淡的感伤情调。冰心散文中的感情抒发,则如春天里的云雀般的轻快欢悦,又如“霓虹的彩滴也要自愧不如的妙音雨师”(郁达夫语),在清新的文字,典雅的情思中,透出浪漫主义的气息。现代的主情散文由朱自清始,中间受到杨朔、刘白羽等的扭曲异化,到上世纪80年代贾平凹(风情类散文)、张洁、谢大光、赵丽宏等的手中又有所回归,可以说绵延近百年。其代表作品是《荷塘月色》、《绿》(朱自清)、《春的林野》(许地山)、《故都的秋》(郁达夫)、《想飞》(徐志摩)、《霞》(冰心)、《陶然亭的雪》(俞平伯)、《生命》(沈从文)、《独语》(何其芳)、《雾》(李广田)、《失群的红叶》(柯灵)《月迹》、《丑石》(贾平凹)、《拣麦穗》(张洁)、《鼎湖山听泉》(谢大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的主情散文中,还旁逸出一种更贴近散文本体的性灵元素,即有的评论家指出的“独语”体式。这种独语体式可追溯到鲁迅的《野草》,“野草”借助象征暗示的表现手法,以及奇幻的场景、荒诞的情节和神秘朦胧的梦境,直逼灵魂的最深处,捕捉到了现代知识分子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感觉和情绪,并以独语的方式对自我、生命、灵魂和人类的出路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自剖。当然,在独语体式上思考得更多,也走得更远的是何其芳。他执着地要为主情的散文“发现一个新的园地”。何其芳的散文《画梦录》中的散文,其实就是他的苦闷情愫宣泄的实验。他借助“诗的暗示能”和“诗的思维术”来组合意象和营造意境,还以戏剧式的独白或对话介入散文的性灵抒发中,从而使散文的散文更有弹性和层次感,更能传达出现代人那种孤独寂寞的情绪,营造出一种现实和幻梦相交织的艺术境界。而在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前期,追求这种艺术境界和独语方式的散文家还有李广田、缪崇群、丽尼和陆蠡等,他们的散文篇幅短小轻灵,语言优美流畅,结构精致圆满,加之大量借助意象、象征、梦幻,乃至声音和色彩来叙事抒情,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时一些“闲谈”体散文过于随意散漫和絮聒,结构上又杂乱无章的不足,为主情散文的发展开拓了另一条路径,可惜后来因时代和社会环境变迁等原因而未能延续下来。
第二类:闲聊散文。所谓闲聊散文,其实也就是“闲适聊天”体式散文。“闲”,即闲适,闲话,冲淡平和,讲究性灵情趣;“聊”,即絮语,会朋友,谈家常,态度亲切,娓娓道来,不端架子,不为赋新诗强说愁。从创作倾向看,这类散文不注重主观情感的宣泄和展示,也无意于追求博大深邃的思想,更没有肝火旺盛、怒目金刚的形状,而是用一种自由随意的 “闲话”笔调,兴之所至、随心所欲地表达其心中的“志”。因此,从文体的本质上说,真正体现了现代散文精神的,其实是闲聊散文而不是主情散文。由于闲聊散文契合了散文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表达作者性灵和趣味的特性,所以从五四初期开始,也就受到散文作家和广大读者的特别青睐。先是周作人承续明清小品反对“文以载道”,张扬个人性灵,追求精神自由的风韵,创作出了一批余香袅袅、冲淡雅致的闲聊散文,开创了随笔小品创作的先河。接着是俞平伯、钟敬文等人追随其后,并以其理论和创作实践支持了周作人的“美文”主张。正是在周作人等人的努力实践下,以“闲话聊天”体式为特征的现代闲聊散文蓬勃发展起来,以至于在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中前期成为现代散文的支配性和主导性的文体类型。可惜由周作人开创,经由“语丝”的创作达到成熟的闲聊散文并没有很好延续下来。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期,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我们几乎再也难以在散文园地里见到这种自由随意、平淡隽永的“闲话聊天式”的散文品种了。直到90年代,闲聊散文才归来并取替了过去的所谓“抒情散文”。于是,我们又读到了张中行、金克木、季羡林等为代表的“学者散文”。这些散文用自由轻松的文笔,如拉家常般的絮语,和颜悦色、唠唠叨叨、随随便便地与你谈人生、谈掌故、谈身边的琐事,谈社会轶闻。同时在“闲聊”中,也夹杂着一些叙事、感想和议论,于是,在“闲聊”中,我们获得了一种“烘着白炭火钵,喝清茶,同友人闲谈”的人生境界和审美享受。
第三类:智性散文。这一类散文最
早由郁达夫在《文学上的智的价值》(1933年)中提出,遗憾的是并未引起后来的散文研究者的重视。直到上世纪90年代,余光中才开始注意到并进行纠偏。在《十二文集•自序》中,他批评过去的散文研究者只“认定散文的正宗是晚明小品,却忘却了中国散文的至境还有韩潮澎湃,苏海茫茫,忘了更早,还有庄子的超逸、孟子的担当,司马迁的跌宕姿肆”。 而在《散文的知性和感性》中,他将“知性”(也是智性)和“感性”并举,给予“知性”以充分肯定,从中我们可见出余光中的识见。自然,从历史的角度还“智性”以本来面目,并从哲学和美学的角度来理解“知性”的是孙绍振。在《世纪视野中的当代散文》、《建构当代散文理论体系的观念和方法问题》等文中,孙绍振一针见血指出:中国现代散文长期“背离智性,单纯强调审美抒情的取向,显然是一个片面的选择,注定中国现当代散文在文体自觉上的极度不清醒”。 不过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散文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智性的递增,与之相适应的是抒情的消褪”。 应当承认,孙绍振的判断是准确的,他对“智性散文”的呼吁更具战略意义。的确,20世纪以来,由于我们过分强调散文的审美抒情,从而导致散文长期停留于“小品”的格局中,到后来甚至出现矫情、浮情、滥情的创作倾向。现在,当我们重新审视现代散文分类的时候,确实有必要增强散文的“大品”意识,而将“智性散文”单列为一类,无疑有利于发展“大品”的散文。因为“智性散文”强调作品的思想价值取向,注重精神的纬度和情思的恢弘。“智性散文”推崇智慧,但也不排除情感,特别是情智的交融,更是“智性散文”追求的境界。此外,喜爱幽默与调侃,审美风格上较为冷峻,等等,也是“智性”散文的特征。总之,这是一种过去便存在但长期被忽视,直到近二十年来才焕发青春的散文类型。这一类型的代表性作家有钱钟书、史铁生、余秋雨、王小波、韩少功、孙绍振、流沙河、南帆等等。他们以其理与情的交感、睿智与幽默的结合,冷峻与谐趣的圆融,为中国的当代散文开辟了一条新路。第四类:纪实散文。这里的“纪实”,不是前三类中的抒情、絮语、审智中的“叙事”,而是记“实人”、“实事”、“实地”、“实物”。具体来说,这类散文包括“人物记”,如人物专访,人物速写、人物小品和自传、回忆录、日记体散文,以及一些生活记录和风物记录。由于以“记”和“叙”为主,这类散文迹近于写实,情感和议论的成分极少,更没有虚构与想象的色彩。尽管这一类散文已越来越少,但作为散文的一种类型,“纪实散文”仍有存在的必要。
第五类:说明散文。这类型的散文主要是说明事物和介绍知识,如天文、地理、生活、建筑、科学小品,以及历史人物小品,等等。
上述的分类,主要从体裁和表达方式两方面考虑。这样划分主要立足于中国现当代散文的创作实际,尊重散文这种文体的本体特征和艺术规律,同时突出散文的文学性。此外,这种划分可以避免类型的交叉重复,也较为简洁清晰。当然,这样的划分是否能够成立,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散文的分类确实是一个颇具难度的问题。至少对我来说,这样的分类是一种挑战。尽管在主观上,觉得要建构中国当代散文的理论体系,无论如何也绕不开“散文范畴”的界说,而“散文的分类”正是这“范畴”界说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因鉴于“散文分类”长期的纠结和自己才力的不足,我迟迟不敢涉足这个问题,以至于2004年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散文的诗学建构》一书中留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遗憾。现在趁这本书再版之际,勉为其难补上这一章,肤浅和粗糙自不待言。期望能够得到这方面专家的指教。